北斗聚焦 | 我国高空气象观测转型升级;这些华为设备能发北斗卫星消息;便携式卫星背包站等多种新科技助力抗汛保通信

来源:今日北斗   2023-08-05 07:23   

第一百四十期

2023/07/31-2023/08/06

本文字数: 5543

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 ★ ★

NO.1

从L波段探空到北斗探空 我国高空气象观测转型升级

综合观测业务示意图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供图


7月28日,气象探空业务系统升级换代工作全国启动会在京召开,全面启动了从L波段雷达探空向北斗导航探空系统的升级换代工作,并明确,到2025年,高质量完成北斗导航探空系统的升级换代,我国整体气象探空业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120个探空站使用利用橡胶气球、经纬仪开展大气垂直探测的模式技术。然而,探空站间距稀疏、观测间隔为12小时的探空观测很难捕捉大部分历时短、骤发性强的强对流灾害性天气。

对此,2017年,启动基于北斗导航技术体制,并具备“上升-平漂-下降”三段往返平漂观测能力的探空系统研制工作,至今已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开展3000余次观测试验。2022年,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组织在广东开展北斗探空系统业务化试点应用,建立了北斗探空系统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应用的全业务流程。

截至目前,北斗探空系统在长江中下游4省的往返平漂探空组网观测-预报互动试验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研制出用于天气预报、数值预报的高质量数据集,建立了基于高分辨率数值天气模式的往返平漂探空轨迹预测系统,为提高探空资料获取率和天气预报准确率奠定了基础。

作为全国第一个释放北斗导航探空仪的站点,广东清远在探空业务照常开展的同时,还承担着北斗导航探空系统业务化试点工作。

未来,广东省气象局还计划在海上石油平台、海岛等区域布设中继接收站,拓宽探测范围,弥补海上高空探测的空白。“比如台风来了,我们可以提前放出气球,等气球飘到台风眼时降落,实现在登陆前就探测到台风眼的气象数据。”广东省气象局监测网络处副处长赵晓利对北斗探空系统的未来充满遐想。

7月27日早上8点,广东省气象局针对台风“杜苏芮”开展天气会商,北斗探空系统在台风登陆前24小时,就为会商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中国气象局

作者:刘倩 李悦 史光浩


★ ★ ★

NO.2

便携式卫星背包站、无人机高空基站……多种最新科技设备助力抗汛保通信


8月3日,据北京移动介绍,在多种最新科技设备和方法的加持下,截止8月3日13点,在门头沟、房山、昌平等受灾严重地区,共出动抢修人员1051人次、抢修车432辆次、油机67个、应急车10辆、便携式卫星背包站4个。目前已恢复88个村的移动通信业务。

面对超强台风“杜苏芮”带来的极端汛情,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立即进入战时状态,迅速组织保障人员,自7月29日开始提前进入战位。汛情就是“集结号”,险情就是“冲锋令”,随着房山、门头沟、昌平局地出现特大暴雨,部分通信网络出现中断,道路也因山体滑坡无法通行,常规的应急通信车辆等设备无法到达现场开展通信保障服务,北京移动迅速启用各种最新科技设备,奔赴抗汛保通信的前线。

便携式卫星背包站及无人机高空基站

面对洪水肆虐,电力及光缆受损地区,北京移动紧急调动4台便携式卫星背包站和无人机高空基站等新型设备投入救灾现场。便携式卫星背包站重量小于20公斤,可在车辆受限情况下通过背负运输快速进入灾区现场,开机加电即可自动入网,为乡镇级或村级提供临时机动通信,消除通信孤岛。便携式卫星背包站能够以大于30Mbps的接入速率满足32人同时通话,目前该设备正在房山、昌平、门头沟等受灾严重地区参与抢险应急通信保障服务。

DG-M20系留式无人机应急通信高空基站是一种全新的应急通信方式,用于快速恢复灾后通信、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能够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大面积通信中断时,使用无人机将基站设备部署在 200 米空中,利用卫星传输、地面光传输网或微波传输等手段与移动通信核心网连接,可保证半径最大为3公里范围内的通信信号覆盖,能不间断悬停工作 4 小时以上。据了解,8月3日中午已有多部无人机设备运输到房山、门头沟、昌平等地区,准备开始抢险救灾通信任务。北京移动将全力守护通信“生命线”,全力保障无线通信畅通。

多用途越野卫星应急车

多用途越野卫星应急车,可以摆脱光缆、电力等束缚,通过我国发射的亚太6D通信卫星,实现全天候、全时段、跨地域,快速建立天地一体的通信保障能力。目前北京公司已在房山、门头沟、昌平等灾情严重地区的道路堵塞、安置点、医院、防汛指挥部等地点,架设11辆通信应急车,为当地政府抢通道路、抢险救灾、群众日常生活紧急提供通信服务。


来源:青瞳视角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 ★ ★

NO.3

专家:海南是北斗市场化国际化的理想试验田


北斗产业发展及国际化应用推广研讨会7月28日-29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文昌国际航天城召开。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首席专家曹冲等业界专家认为,海南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市场化、国际化的理想试验田,应找准具有优势的领域,在海南建设多个示范应用工程。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今年5月发布的《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人民币,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核心产值1527亿元。核心产值与关联产值的比例约为1:2.2,意味着北斗应用及时空服务市场发展对其他领域的衍生带动效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当前是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曹冲认为,在与北斗相关的基础及人才方面,海南虽存在短板,但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海南,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叠加诸多自贸港政策,可作为北斗进一步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最好“试验田”。

如何耕种这片试验田?市场化方面,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冬航认为,文、旅、康、养是海南具备打造北斗应用示范区和产业聚集区的优势领域。

其中康层面,李冬航说,公共卫生和健康医疗服务是北斗应用最具前景的领域之一,目前北斗在应急医疗、远程健康监测、食品药品的储运监测和溯源等方面应用场景丰富,仅在重点病患监测和药品的储运监测与溯源应用方面,预计到2025年,北斗现有产品的全国市场规模就将超过133亿元。在此背景下,海南可打造“简而俱全”的特色健康医疗应用服务综合示范场景。

“当初北斗一号建成后,应用到海洋渔业方面,海南是开展最早、也是搭载渔船最多的省份之一。”国家北斗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董绪荣说,海南岛四面环海,海南是中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在开发海洋资源、发展蓝色经济方面,海南坐拥天时地利,其间北斗大有可为。

身为中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与会专家认为国际化是北斗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实现北斗良好的全球服务性能,也可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曹冲介绍,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可兼容、互操作是北斗国际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海南可以朝着北斗时空服务示范总部、系统集成创新平台、国际合作交流基地三个方向努力。

董绪荣进一步提出,海南可以打造北斗国际化工作双边、多边会议中心;依托各类国际组织举办北斗规模应用国际研讨会;推动北斗国际化培训项目落户文昌国际航天城;推动文昌国际航天城成为北斗国际应用示范窗口、规模应用国际化窗口。

聚焦火箭链、卫星链和数据链的文昌国际航天城,北斗是其数据链的重要一环。据介绍,航天城以智慧海南应用场景为牵引,正在园区内建设北斗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北斗应用的国际化示范园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 王晓斌


★ ★ ★

NO.4

北斗助力水位监测,为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省的深入应用,更好服务于省内各行各业。 近日,省基础测绘院联合青海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共同完成了可鲁克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水位监测站的建设工作,监测数据已实时传回青海北斗数据中心。

水位监测站由浮体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监测系统组成,通过接收青海省北斗卫星空间定位基准站网提供的位置改正数据,可以实时获取可鲁克湖水面厘米级精度的高程数据。

可鲁克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水位监测站的建成开创了青海省北斗卫星空间定位基准站网在湖面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推进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省各行业的应用。获得的数据可为可鲁克湖地区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管理和进行水文预报提供相关数据支撑。未来,省基础测绘院将紧紧围绕我省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加准确的“北斗数据”,真正将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应用的生动实践,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青海省基础测绘院、青海省综合调查中心

作者:省天琛、张凡


★ ★ ★

NO.5

百度地图首发红绿灯雷达!北斗定位 开车自动探测


日前,百度地图宣布首发上线红绿灯雷达。据介绍,红绿灯雷达是专为熟路打造的功能,开启该功能后,不用输入任何目的地,就会自动跟随,结合北斗高精实时定位,可持续探测前方红绿灯,全国超100万个红绿灯自动触发绿波提醒。开启红绿灯雷达后,图区会更加简洁,关键信息一目了然,并且没有任何语音播报,全程静音导航。


来源:快科技、同花顺财经


★ ★ ★

NO.6

高德地图推出基于北斗系统的驾车巡航模式


针对熟路驾驶,但想了解周边道路实时交通信息的需求,高德近日正式首发了“驾车巡航模式”,致力于应用北斗系统定位技术,通过在地图上呈现一系列动态信息,包括红绿灯倒计时、交通拥堵状况、道路封闭情况等,让用户即便在没有进入导航、无语音播报的情况下,也能够清晰了解沿途交通路况,以便做出更好的应对决策。

据介绍,进入驾车巡航模式后,用户能够在高德地图上拥有更远的视距,超过3公里,以便更全方位地了解车辆周边动态。

例如红绿灯状况,基于北斗系统定位技术,高德地图可呈现沿途前方全方位的红绿灯计时状况——用户扫一眼屏幕就可了解前方路口的各个方向,目前处于放行还是停滞状态,以及距离下次转变分别还有多少秒,一目了然。


来源:高德地图


★ ★ ★

NO.7

这些华为设备能发北斗卫星消息 华为李小龙:卫星容量够大家用


8月3日,华为终端BG CTO李小龙在微博表示,如遇到险情手机又没信号,华为Mate 50系列、Mate Xs 2、Mate X3和P60系列、nova 11 Ultra 以及WATCH Ultimate的用户可以发送北斗卫星短消息求救或向家人朋友们报个平安。

李小龙特别强调,现在卫星还有足够的容量够大家用。

据了解,华为搭载的北斗卫星技术为高轨道卫星,距离高达3.6万公里,华为没有额外扩展天线,而是通过高增益算法、新通信协议等提升了通信体验。最关键的是,华为还解决了高功耗、高损耗的问题,技术难度相对更高。

华为终端客服表示,目前,华为P60、华为P60 Pro、华为P60 Art、华为Mate X3、华为Mate X3典藏版和华为nova11 UItra每月有发送和接收共计30条免费额度,月末最后一日24时清零。众测结束后是否收费及资费标准以北斗卫星消息运营方公告为准。


来源:快科技


★ ★ ★




一周快报

Weekly Express




国内行业资讯


1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6星,该星能提供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变化预估所需的遥感信息,可有效提升我国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2

 “株洲星座”项目启动,预计于 2025 年完成 16 颗卫星组网

3

 “吉林一号”宽幅02A星出征,将于近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期发射

4

中国“创新X”卫星完成44项空间新技术验证 获系列科学成果

5

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行业协会倡议:加大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鼓励探索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提高三农信贷服务效率

6

中国工商银行打造“卫星遥感影像智能分析系统”,破题金融服务“三农”

7

安徽:全国首家省市级工业元宇宙5G创新研究中心成立

8

北京通信管理局:截至8月4日16时,已恢复通信基站742处,所有失联村全部复联





北斗聚焦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征集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北斗系统典型应用案例的通知,面向房屋建筑监测、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城市运管服、工程项目建设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北斗系统应用场景

2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协同发展技术研讨会将于8月16~18日在成都召开

3

2023北斗优先中国行启动仪式暨雄安站高端论坛举办

4

海上移动智能导航APP“海e行”接入北三系统后已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亿次

5

西南油气田公司油气管道智慧桩首次成功应用北斗技术




企业动态


1

中国移动轻便一体式卫星基站集采:博浩、华安中云中标

2

北京电信:送达累计超200余部卫星电话,全力做好防汛抢险通信保障工作

3

海格通信:目前公司无线通信和北斗导航业务下一代主型产品即将进入批量订货阶段

4

航天宏图:目前航天宏图一号卫星系统正在全力开展在轨测试工作

5

中海达:目前公司自研的高精度卫星导航芯片主要应用在部分自产产品和方案产品中

5

北斗星通筹划重大资产出售,部分置出汽车电子业务股权

6

拓展5G新基建业务,海波重科与智冠嘉签署1.17亿通信基站建设合同




国外资讯


1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罗斯运输部三位消息人士透露,该部已禁止在公务中使用包括iPhone手机在内的苹果技术设备,这一操作只涉及与工作相关的交谈和通信。

2

印度用 PSLV-CA C56 运载火箭为新加坡成功发射 7颗光学遥感卫星,将用于支持新加坡政府内各个机构的卫星图像需求

3

Amazfit针对中端市场推出了新款智能手表Bip 5,支持蓝牙通话以及四颗卫星定位系统(GPS、GLONASS、伽利略、北斗),可进行实时GPS跟踪和路线导航

4

英国政府日前启动1.6亿英镑基金,以支持基于卫星的通信解决方案,填补英国5G网络的空白

5

SpaceX成功发射全球最大商业通信卫星“木星3号”,有望使休斯网络系统公司的服务范围扩大至美洲近80%的人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