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聚焦 | 北斗系统助力迎接航天员凯旋;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中轨道卫星搜救系统;中阿北斗合作成果丰硕

来源:今日北斗   2022-12-10 08:12   

第一百十三期

2022/12/5-2022/12/11


★ ★ ★

NO.1

北斗系统助力迎接航天员凯旋 

图片

航天员陈冬(中)、刘洋(右)、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拼图照片),新华社发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寒风凛冽的东风着陆场,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搜救回收任务最大的难点是极寒和夜间条件,夜间搜索发现目标难、夜间到达着陆现场难、救援现场保障要求高、搜救行动风险防控要求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说。

  针对夜间搜索难题,科技人员基于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在着陆场应用,建设天空地一体化搜索引导体系;研制了国内首款共口径、长焦距、柱型直升机光电吊舱,调配具有微光、红外功能的小微型光学设备在地面布阵,提升夜间搜索发现返回舱的能力。


图片

搜救人员使用网通院研制的卫通便携设备


此外,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五十四所)测控通信系统和北斗态势系统也为神舟十四号快速平安返回保驾护航。

网通院研制的卫星通信固定站、车载站、便携站,承担着搜索回收地面分队、空中分队的通信保障任务,它们能够完成指挥信息、测控数据及各类图像话音的传输任务,为载人航天系统决策提供支持。

网通院研制的回收区北斗态势系统,是安装在搜救平台上,助力神舟十四号飞船快速回收的又一“利器”。它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和短报文功能,构建出指挥中心、前方指挥、搜索平台三位一体的指挥体系,使搜索力量态势分布更加一目了然,便于指挥中心更有针对性地排兵布阵,使返回舱搜寻更加精准高效,通过北斗赋能大幅提升返回舱搜索效率,缩短了回收时间。


来源:长江日报、科技日报、河北新闻网

图/新华社、河北新闻网


★ ★ ★

NO.2

国际搜救卫星组织宣布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中轨道卫星搜救系统

图片


12022年11月16日至29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第67届公开理事会成功召开,会议期间,大会主席发表声明,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已与国际搜救卫星组织四个理事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美国)完成了北斗中轨搜救载荷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政府间合作意向声明的签署工作,同时,大会还审议通过了全球卫星搜救系统技术和程序标准文件中北斗相关的修订内容,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空间段提供国,北斗国际搜救服务成为继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后第二个获得国际组织认可的全球服务。


来源: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 ★

NO.3

《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报告》发表  中阿北斗合作成果丰硕

图片

多国国旗飘扬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街头


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多处指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

《报告》指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往的主旋律,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正式启动以来,论坛框架下已建立起中阿北斗合作论坛等17项合作机制,成为推动中阿关系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际上树立了跨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

《报告》指出,中阿务实合作、生机勃发,高新合作向上突破,在航天卫星领域,建立了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合作机制,在突尼斯落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GNSS中心。

《报告》还记录了历年阿盟外长会友华决议汇编,表示根据阿中合作论坛行动执行计划,筹备2022-2023年度各项活动和会议,包括第四届阿中北斗合作论坛。


来源: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图源自新华社


★ ★ ★

NO.4

江苏:睢宁县建设北斗技术装备百万亩示范区 推动稻麦生产走向“四化”

图片


江苏省睢宁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县。12月4日,记者随同扬州大学的科研团队来到睢宁县李集镇看到,这里由校地合作建设的睢宁县北斗技术装备稻麦两熟示范区,一期10万亩核心区已基本建成,田间连片小麦出苗整齐,长势喜人。

今年,睢宁县与扬州大学深化校地合作,依托张瑞宏教授团队技术装备力量,采取产学研用结合,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在国内率先启动建设百万亩北斗技术数字化、精准化、标准化、规模化稻麦两熟示范区,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转型升级。

“我们团队长期致力于数字化精准化机艺融合稻麦种植技术研究,在国内率先研发的北斗导航九道工序一次性作业耕播技术及成套装备,拥有15项发明专利。近三年,在江苏、安徽、河南、新疆等地,示范推广已超13万亩,效果显著。示范区平均降低稻麦种植成本20%,减少劳动人力30%左右,亩均产量提高10%-50%,亩均效益增长近400元,让农业真正变成赚钱产业,这些先进装备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扬州大学张瑞宏教授说。


来源:科技日报

文/ 过国忠  柳鑫

图/柳鑫


★ ★ ★

NO.5

新疆:北斗技术助力新疆电力设备地质沉降高精度监测

图片

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研发的变电站地质沉降监测装置


12月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220KV老满城变电站内,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员工正在对地质沉降在线监测装置进行维护。

“这个是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研发的变电站地质沉降监测装置,首次在乌鲁木齐电网中进行应用。”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城南变电运检中心老满城变电运维班副班长陈超介绍,通过采用北斗技术,为变电站沉降监测提供实时厘米级、事后毫米级定位服务,实现变电站内地质灾害全天候自动化沉降监测,对站内建筑物及设备基础等微小沉降、不均匀沉降及时预警,对提高变电站智能化水平和电网设备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据了解,变电站内建筑物、电力设备基础的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会使建筑物、设备基础产生附加应力,当不均匀沉降超过物体所承受的限度时,会造成墙体或基础开裂,甚至使整个结构严重倾斜,进而导致设备导引线紧绷、隔离开关动静触头错位等,影响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管辖变电站数量众多,且很多变电站远离市区。为准确掌握变电站内地质沉降变形趋势,提升变电站沉降隐患处置效率,该公司组织人员,根据变电站中不同设备和建筑情况,自主研发了这一款地质沉降在线监测装置,可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对于毫米级的沉降变化做出及时预警。

“该装置采用蓄电池+太阳能供电方式,功耗小,可将监测站与基准站的观测数据通过4G网络等通信方式实时发送至监测平台解算”,陈超说,使用该装置后大大提高了变电站地质沉降检测的准确率,同时也降低了沉降监测运维工作成本。

目前,该装置已在220千伏老满城变电站中得到了实践应用,成为监测微小沉降、保护设备安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下一步还将优化技术应用服务方式,扩大该装置的推广应用范围。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图/塔伊尔江·巴合依


★ ★ ★

NO.6

青海省北斗科研科普基地通过省级认定

图片


中新网记者7日从青海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青海省基础测绘院北斗科研科普基地通过专家评议、现场答辩、实地考察等环节,成功通过“青海省北斗科研科普基地”省级认定。

青海省北斗科研科普基地以青海北斗数据中心为载体。该中心是青海省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定位、短报文信息等服务和科研生产的技术中心,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发展,形成了以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主的一系列产业应用、技术方案和基础设施,在推进青海省北斗系统产业化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青海省北斗科研科普基地占地2080平方米,依托1个北斗科普展览室、2座北斗地面观测站(黑马河基准站、西宁基准站)和1个北斗应用体验基地(火星营地智慧旅游体验基地),开展从室内到室外、理论到应用多维度的科普教育工作,旨在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教育等科普活动,激发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卫星导航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兴趣,加强大众对科普知识的了解。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张添福


★ ★ ★

NO.7

北京:北斗一体化作业,香甜甘薯铺就甜蜜致富路

图片


近日,北京市延庆区沈家营镇北京西王化营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基于北斗的种植农机的帮助下,有效提升了甘薯的种植效率,景象甚是喜人。

据悉,延庆区农业农村局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今年新投入示范使用的北斗智慧农机可实现开沟、浇水等功能一体化作业。未来,基于北斗的种植农机也将应用到除草、培土、收获等田间作业上,增加甘薯播种效率,把小甘薯做成大产业,用北斗智慧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