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聚焦 | 神舟十六号增强使用北斗导航信号可靠性;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正式投运;“北斗+ 电力”让电网更智能

来源:今日北斗   10月前   

第一百三十二期

2023/05/29-2023/06/04


★ ★ ★

NO.1

神舟十六号增强使用北斗导航信号可靠性

图片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的首发载人飞船,也是中国开展的第11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有哪些新变化?和以前的飞船有哪些不同?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充分继承了神舟十五号飞船的技术状态,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不同的是,从神舟十六号开始是新一批次的飞船,对于验证这一批次飞船的技术状态意义重大。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 高旭:这一批次相对于上一批次来讲,我们还是围绕自主可控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我们增强了使用北斗导航信号的可靠性。我们在元器件的国产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提高飞船本身的自主可控的水平。

高旭介绍,神舟飞船批量研制对于团队来说压力非常大,过去研制团队一次只需要研制一艘飞船,但现在研制团队需要并行完成好几艘飞船的研制、发射、飞行控制和返回等,多条阵线高度交叠。

据了解,目前,神舟十七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总装测试工作,具备应急救援待命能力。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正在进行出厂前的整船总装和测试工作,这一批次的其他飞船已经进入单机研制阶段。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1版、央视网


★ ★ ★

NO.2

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正式投运

图片


6月1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获悉,近日,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工程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并对外服务,长江航运迈入“北斗时代”。

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工程于2018年11月开工,这是一个在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项目,是国内内河航运首个且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组网结构最复杂、服务性能要求最高的北斗服务系统。工程总投资1.07亿,在西起云南水富,东至长江口长约2800余公里、横跨8省两市,宽约30公里的长江干线带状区域,建设完成106个基准站,56个AIS播发站,154条网络通道,12个新建机房、两个数据中心,实现了长江上北斗卫星地基增强信号的全覆盖。可为船舶提供亚米级的导航精度,测绘测量提供厘米级事后毫米级的测绘精度服务。

据了解,按照“国产、安全、自主、可控”的标准,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技术首创和突破,实现了基准站、AIS播发、船载智能终端等各环节设备的全面国产化。确保在长江航运领域,在极端状况下其他卫星系统关闭信号时,长江船舶导航定位及精确测量等应用和数据的安全可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倪晶依 向林


★ ★ ★

NO.3

“北斗+ 电力”让电网更智能

图片

广东电网公司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配网无人机自动巡检


近日,在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数字协同创新平台最佳实践成果中,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于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无人机自主巡检”项目入选北斗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的五大最佳实践成果,是唯一入选中央企业北斗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的电力行业成果。

实现南方五省区高精度位置服务全覆盖

在广东佛山南海区狮山镇三环西路,一架搭载红外测温仪的无人机,沿着佛山500千伏罗西甲线16~18号杆塔的航线,完成了对输电杆塔金具、绝缘子等多个关键设备的拍照、测温。

“我们利用遥控器终端通过账号访问北斗高精度定位主站系统,选择自动飞行作业航线,就可以完成对这几基塔的精细化巡视。”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机巡作业班班长黄丰说。北斗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可以准确告知飞机位置,有利于通过三维建模规划航线、航点,实现自动检测。

10年前,要完成对输电线路的验收、故障巡查,黄丰和输电班的弟兄们只能靠人工。现在,通过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红外测温仪、夜视摄像头等,依托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功能已广泛应用于输配电线路、变电站电力设施自主巡检,巡视工作也由人巡为主转向了机巡为主。

2021年,南方电网北斗一体化运营服务平台上线,通过由617座北斗定位基准站组成的高精度服务网,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常规位置服务、短报文通信服务、时频监测服务四大服务。

截至2022年底,南方电网无人机自主巡检里程累计超100万千米,自主巡检采集的照片超过8000万张,无人机自主巡检规模全国最大。

全面推广“北斗+电力”21类应用场景

在电力营销方面,南方电网主要在计量数据采集中应用北斗系统。

贵州由于特有的地形地貌,部分小水电设备安装于偏僻的大山里,部分山区无三大运营商信号,供电区域道路崎岖,多为喀斯特地貌,用户分散,人工难以快速抵达,数据抄收及电力设备定位存在困难。

为此,南方电网贵州都匀供电局组织研发了基于北斗精确定位的智能通信模块,通过该北斗智能通信模块,计量设备自动将数据和定位信息通过北斗通信传送到计量自动化系统。

目前,南方电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北斗模块接入的计量自动化终端有450台。通过北斗实现了整个贵州省无信号山区的自动抄表,计量精准管理,贵州电网专变用户100%电子化结算。

如今,南方电网已在无人机自主巡检、输电杆塔地灾监测、现场抢修应急通信等16个电力电网领域培育北斗应用场景,累计推动11万余套国产化北斗终端应用,支撑五省区输配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主干电网调度领域北斗授时基本全覆盖,大幅提升了应急情况下信息传输和人员定位、地质灾害安全管理及预警、车辆安全智能高效管理等能力,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按照《南方电网公司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十四五”应用规划》,2025年,南方电网将实现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无人机巡检基本替代人工巡检,北斗授时终端、无公网区域计量自动化终端北斗数传终端占比达到100%,同时全面推广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南方五省区的应用,建成北斗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站不少于300个,全面覆盖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输电线路。


来源: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电新闻网

南网报记者 黄勇华 李刚 徐春林

南网科技公司供图


★ ★ ★

NO.4

5项北斗国家标准发布 已累计立项国家标准52项

图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3年第2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公告批准了53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修改单,其中包括5项北斗国家标准。

这5项北斗相关国家标准分别为:《北斗双模型OEM板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高精度片上系统(SoC)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卫星高精度应用参数定义及描述》、《北斗剖分时间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间》

据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方介绍,近年来,北斗标委会统筹开展北斗卫星导航领域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累计立项国家标准52项,正式发布37项;正式发布北斗专项标准153项。


来源:快科技


★ ★ ★

NO.5

北斗系统助力赤水防灾减灾

图片

大屏幕上可看到无人机传回的画面和数据


天上有无人机、河岸有无人监测基站、水里有无人巡查艇。2022年,赤水市引进北斗导航综合应用技术,形成河、陆、空全方位监测的“北斗综合应用感知系统”,实现智能化、无人化、常态化感知和监视管理。系统在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生态环保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去年10月,旺隆镇的村民苟昌新因在土里烧灰,被北斗系统森林无人值守基站发现并报警。在工作人员的劝阻下,苟昌新及时将灰堆熄灭,未造成较大影响。

据介绍,森林防火分系统由无人值守监视系统和无人机两部分组成。无人值守监视系统以固定、客观的视角常年监控重点区域。无人机侦测系统可全天候随时执行火警侦察和巡护任务,在林区上空巡护及时发现火情、报告火场位置,探查地下火和余火,将获取的图像数据实时传回地面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迅速启动烟雾自动识别,判断起火点,进行预警。系统运行以来,发出预警294次,通过研判后处置野外用火17起。其中,山林火险4起。

北斗综合应用感知系统不但能执行火警侦察和巡护任务,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还能对监管水域进行全天候、无死角全面监控,对水面上的各类大小船只进行实时动态综合监管。“无人艇巡查系统的无人船可巡查至少20公里的河段,续航时间达6小时。” 赤水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庞光清介绍。

“过去光靠‘两条腿、一双眼、一个手电筒’工作,执法人员根本忙活不过来,现在有了监控系统,任何风吹草动,都能第一时间排查,工作开展便利许多。”赤水市渔政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系统运行以来,河岸监视系统发出预警1614次,通过预警查获非法垂钓72起83人。


来源:天眼新闻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军


★ ★ ★

NO.6

北斗助力59件沉箱精准安放,广西北海铁山港东岸码头初具雏形

图片


近日,随着最后一件“定海神器”——沉箱入海,并下沉到预定位置,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广西铁山港东岸码头榄根作业区1-2号泊位和南1-3号泊位水工及道路堆场工程沉箱安装圆满收官,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铁山港东岸码头初具雏形。这也标志着广西玉林打通出海通道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沉箱是码头建设的基础结构组件,其安装有抽水上浮、驳船拖运、注水沉底等工序。“铁山港东港区榄根项目共有59件沉箱,33件大沉箱、26件小沉箱,大沉箱每件重量达2810吨。所以沉箱出运、安装是项目的重难点控制性关键工程之一。”项目经理饶华亮介绍。

为克服沉箱出运、安装难题,项目建设团队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对典型施工进行了仔细分析和总结,根据海况、天气等实际情况持续优化施工工艺,并针对不同季节的潮位、天气等因素编制相应的预案,克服了工期紧、拖航远、交叉作业安全隐患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我们采用气囊牵引方式进行上驳,在沉箱上驳后进行加固,特意选择风浪较小、天气条件良好且具有足够的水深情况下进行拖航,并利用北斗定位系统辅助定位安装,最终确保59件沉箱精准安放。”全程参与沉箱出运、安装施工的项目经理助理何忠奎补充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丰家卫 通讯员 肖明葵 黄冠


★ ★ ★

NO.7

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发布 中国大模型数量居全球第二

图片


在2023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论坛上,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研发的大模型数量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从国内大模型区域分布来看,北京、广东、浙江、上海处于第一梯队。

“从全球已发布的大模型分布来看,中国和美国大幅领先,超过全球总数的80%。美国近年来一直排名第一,中国从2020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与美国保持同步增长态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说。

她带领团队编写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北京、江苏、广东、上海是大模型研发人才较多的省市。人工智能和大模型论文作者统计表明,大模型学者指数排名国内前四的分别是:北京、江苏、广东、上海。报告的开源影响力地图显示,国内已有超过半数的大模型实现开源。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开源主力,清华大学的ChatGLM-6B、复旦大学的MOSS、百度的文心系列大模型在开源影响力上位居三甲。


来源:解放日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