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推进港口智能化建设

来源:今日北斗   2020-05-12 18:15   

港口是交通运输的枢纽,港口作业效率对于港口至关重要。


在港口数字化、全自动升级的进程中,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应用技术在交通领域以及港口管理这一块的应用正在逐步扩大。同时,北斗系统也是“智能交通”、“现代化交通”的主要力量之一。

 

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以及5G通讯技术的低延时,可以提高货物换装的速度以及作业的效率,从而整体提升港口的运作效率。


(来源:中国港口网)


交通运输部于2019年11月19日发布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要加快“智慧港口”的建设,建设基于5G、北斗、物联网等技术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港区内集卡和特殊场景集疏运通道集卡自动驾驶示范,深化港区联动。

 

1、北斗系统的可视化监控

江阴港是长江下游联运和江河转运的天然良港,港口主要由5个港区组成。港口水深港阔,区位显要,是福建省对外经济发展的重要门户。



福州港务集团江阴港区上线的搭载北斗的“5G+MEC 智慧港口”平台,通过可视化指挥平台,实时获取港口录像视频,便于生产调度人员的实时监控监督。远程获取江阴港区的实时录像视频,强化了生产调度人员的监督能力。

 

2、北斗系统的自动化应用

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港口。


北斗系统在天津港的应用主要体现:

  • 港口的集装箱作业

给集装箱和集卡安装北斗终端,利用北斗系统精准地完成集装箱装卸及集卡行驶工作。

  • 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操控

通过北斗系统、5G通信技术、无人驾驶、可视化技术等相关技术实现了更广泛的应用。



在天津港,自动化码头的岸桥、场桥、拖车等港口作业设施在自动化操控中心实现了3D实时全景显示,保障了司机在远程操控中心操控的准确性。

 

3、北斗系统的智慧港口应用

花山港运营的5G智能无人集卡,结合北斗系统来获取港口的高精度时空信息以及5G网络传输数据,赋以集卡更加智慧的“大脑”,使小车能够感知200米以内的各类物体,停车定位精度控制在5厘米的范围内。



在车辆的前后都安装有配套的传感器设备,通过与激光雷达的配合可以使无人集卡完全自主地完成车辆停止、装载集装箱、载货行驶、车辆停止、卸箱等一系列操作。


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大大推进了港口的智能化建设并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操作环境。对于我国港口的智能化升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将不断提高港口建设的信息化、自动化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