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赢:防灾救灾破壁垒 卫星“云”上数据落地

来源:今日北斗   2020-05-25 18:24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实时监控,同时结合自动监测、人工巡测、卫星遥感解析等手段,可以实时对气象变化有全面感知,并能对气象趋势进行智能预判以及数据支撑。

 


重视灾害 防范灾害


当前,我国风云气象卫星观测系统具备成熟的全球业务化观测能力。今年,山西、四川等山火灾害,最近广东的“龙舟水”等等,我国的风云气象卫星观测系统都为救灾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除了上述提到的火灾和暴雨,我国的气象卫星观测系统还能观测台风、高温、沙尘、雪灾等自然灾害并及时预防、提供数据支撑。24小时的实时监控,除了省时省力,还解决了救援困难以及灾后核损难的困境。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地球观测研究及其在防灾减灾领域应用的政协委员,张兴赢今年带来的提案聚焦“重视和防范气候变化引发的巨灾风险”。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灾害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之一,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对粮食生产安全、水资源、生态、能源、经济发展等构成严峻挑战。

 


趋利避害并举


目前,卫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防灾减灾也逐步成为一个宽广的命题。因此,接下来的重点应该是将卫星带来的多种数据加以整合、解码,利用数据进行科学的防灾减灾。

 

比方说,目前太湖发生了大面积蓝藻聚集的情况,通过在太湖布设的23个蓝藻信息视频采集点,33个水质和蓝藻密度监测点,逐日利用风云卫星遥感影像和MODIS卫星遥感影像监控太湖蓝藻发生状况。并利用自动监测、人工巡测、卫星遥感解析等手段,对蓝藻发生、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感知,对太湖蓝藻水华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智能预判。

 

但如何让“云”上的数据“落地”,真正为决策提供支持,除了解码之外,打破现有的信息传递壁垒也十分重要。目前,各部门之间还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就监测预警工作而言,信息联动体系还不够高速便捷,对快速开展科学决策工作有一定影响。

 

接下来,应该构建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综合防灾减灾“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抓住当前大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协同趋利与避害关系,将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综合防灾减灾协同起来。

 

 

引入并健全市场制度


目前,大众对于灾害预警信息的理解尚未完全了解。一方面,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另一方面,要开展科普工作让高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提高人们对监测预警信息的科学认识。

 

利用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防灾减灾:

  • 渔民能实时接收卫星发出的台风预警信息,及时进港;
  •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居民可以及时看到暴雨云团等的变化信息,提前迁移;
  • 消防救援人员能够实时收到火情、风力风向以及救火路径等信息,及时规避风险;

 

现在“云”上的数据还存在利用率不高的情况,要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力度,用市场手段对数据进行开发利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在救灾赔付方面,在政府的主导下,遵循市场规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积极推动商业性巨灾保险,作为基本巨灾保险的补充,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地区巨灾保险,充分满足地区差异化保障需求。同时,推进巨灾保险立法,通过立法将巨灾保险以强制或半强制的形式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