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产业的十年,珠三角一马当先

来源:今日北斗   2020-06-18 18:28   

据企查查数据,截至今年6月,我国卫星导航相关企业近1万家,其中在业存续状态企业数量达7500家。自2000年开始,北斗系统建设从一号、二号到即将组网的三号系统,国内的卫星导航企业从无到有到迅速增长,可以说,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是跟随着北斗系统的建设同步发展的。

 

(图片来源:企查查)


国内卫星导航产业在2015年前后实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卫星导航相关企业年注册量突破800家,2019年更是高达1100余家。而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华中以及西部这五大产业区域和产业发展重点城市。

 

其中,珠三角地区卫星导航产业的综合产值达到了770亿元,全国占比22.3%,是全国之最。


2019年,珠三角地区持续推动生产制造高端化,创新化发展,并在政策和政府投资的驱动下,实施了多个重大项目的推进和实施,在码头港口、终端设备、运营服务等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在推动北斗走出国门,走向东盟国家落地应用合作贡献了不少力量。


(图片来源:查查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气象、测绘等十几个领域,而我国的卫星导航领域也集中应用在交通、农业等细分市场上。其中,2019年车船监控管相关产品及服务总收入约50亿元;高精度应用领域的形变监测、精准农业等细分市场呈稳定增长态势,相关产品及服务总收入超过70亿元;交通运输更是卫星导航产业的重点发力市场。目前国内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40000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城市的约80000辆公交车辆、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应用北斗系统。


可以看出,在卫星导航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相关企业的技术发展、规模以及产品应用都得到了较大的增长,市场信心愈发强烈。从注册资本可见一斑。根据2015年前后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100万-500万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24.55%上涨到目前的29.18%。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预计在今年,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图片来源:查查


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知识产权创新的推动下,未来,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可以将北斗与 5G 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速实现融合创新。同时,将以北斗提供的时空信息为核心,将更多的导航定位授时产品更多地应用到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互联网位置服务中,大规模进入到行业应用、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领域,形成新兴的巨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