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聚焦丨国务院部署实施北斗产业化等“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深圳加速打造千亿级卫星应用产业集群;“智慧天网”通信体制规范发布

来源:今日北斗   2021-06-15 12:01   


第四十三

2021/06/07-2021/06/13


01

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落实到具体项目

6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部署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


会议指出,“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的重大工程项目,涉及科技攻关、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民生补短板、文化传承发展等重点领域。要将“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落实到具体项目,优先纳入各领域规划,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分年有序推进,形成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今年3月正式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推进重大科研设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送电输气、沿边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

点击查看原文


02

发布最高3亿元!深圳加速打造千亿级卫星应用产业集群

经深圳市政府同意,经深圳市政府同意,《深圳市关于支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意见》鼓励卫星与各行各业融合应用,打造千亿级的卫星应用产业集群。其中,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制项目最高可获3亿元资助、单个卫星项目最高可获2亿元资助、发射保险最高可获5000万元资助等。

点击查看原文


03

深圳“十四五”规划关于科创有7个重点

6月8日,深圳发改委正式发布了《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中提到“创新”258次、“科技”140次、“技术攻关”19次、“数字化”18次。


根据《规划纲要》,深圳打造一批未来产业策源地,如加强6G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和网络架构前期研究,重点研究支持6G代超高速数据 流的新型内容分发和传送技术。强化量子科技发展系统布局,重点培育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细分产业。参与国家深海科学研究,攻关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关键技术,研制深海空间站、全海深潜水器等重大装备。参与国 家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研制,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支持高通量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发展。开展电解水制氢、固态储氢、电堆以及动力总成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


04

国内首款具亚米级实时定轨能力星载导航产品首飞成功

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04所研制的国内首款具备亚米级实时定轨能力的星载导航产品随卫星顺利入轨。该导航产品是704所首款基于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定位导航的星载产品,可实现实时高精度定轨、定位、测速、轨道预报、轨道外推和高精度守时等功能,实时定轨达亚米级精度,实时测速达毫米级精度。


该产品的首飞成功充分体现了704所在星载卫星导航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后续,该所将继续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科研生产任务。


05

中轨道全球卫星通信网络方案“智慧天网”通信体制规范发布

6月8日,临港卫星通信企业上海清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布中轨道全球卫星通信网络方案“智慧天网”R2阶段通信体制规范,为有意研制智慧天网应用终端的企业提供指引。14家产业单位与清申科技现场签订了《应用示范试验合作框架协议》。


据了解,“智慧天网创新工程”由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和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团队牵头,被列入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其以8颗卫星为一组,部署在约2万公里高度的轨道上,通过卫星间的通信链路实现天基组网,24小时不间断覆盖全球,为包括南北极在内的全球用户提供支持多媒体业务的卫星通信服务,为一带一路沿线用户提供高品质安全通信的解决方案。


06

武汉市发布首批271个数字经济应用场景

日前,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公开发布了271个数字经济应用场景,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5G、工业互联网、北斗与卫星互联网五大技术应用领域,将通过培育、丰富应用场景,壮大一批具有爆发潜力的高成长性数字经济企业,形成武汉数字经济发展的“强磁场”。


07

4只佩戴了北斗定位终端的麋鹿被引入北京野鸭湖湿地

将麋鹿引入野鸭湖湿地,是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与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共同开展的《北京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技术示范及推广》项目的重要内容。项目在设计上“师法自然”,通过引入湿地旗舰物种——麋鹿,按自然规律开展湿地保护和自然带建设试验。4只麋鹿均佩戴了北斗卫星定位跟踪器,科研人员可据此掌握它们的活动轨迹等数据。


08

安徽首个无人农场建成,首期建设面积300亩

安徽首个无人农场(亳州谯城)示范基地首期建设面积300亩,进行小麦、玉米轮作,技术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由安徽中科智能感知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建。谯城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彭志新表示,谯城区将充分发挥无人农场的示范带头作用,用科技的力量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新动能。


罗锡文院士表示,安徽有着良好的农业机械化基础,接下来还会在繁昌、白湖等地建设更多的无人农场,希望发挥安徽的农业优势,创建无人农场的“安徽模式”。


09

《关于做好2021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完善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加大对粮食生产薄弱环节、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急需机具以及高端、复式、智能农机产品补贴力度,推广应用北斗导航智能终端。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基于北斗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推广应用近4.5万台/套,实用效果突出,据用户反馈,北斗农机自动驾驶应用可节约50%的用工成本,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基于北斗的机作业监管平台和物联网平台为近40万余台/套农机设备提供服务,极大提高了作业管理效率。未来,北斗系统将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型农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继续深入融合智慧农业、精准农业领域,赋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0

两颗“深圳造”卫星完工近期将发射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简称:深圳东方红)9日称,深圳制造的“仰望一号”卫星和“海丝二号”卫星已完成测试等项工作,将于近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此前,已有16颗深圳制造的卫星在轨运行。据深圳东方红项目经理兼项目技术经理李春介绍,作为中国首颗天基光学天文观测小卫星,“仰望一号”卫星也是中国首颗商业天基光学天文望远镜项目,其从立项到卫星出厂时间仅为1年。


11

关于印发《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为加强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维护地质勘查行业秩序,促进地质勘查行业健康发展,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制定了《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天巡工程”作为国家新基建(卫星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之一,无疑将成为“十四五”时期的朝阳产业和资本的投资热点。据公开数据,“天巡工程”01批次合计72颗卫星,计划三年内完成发射组网,在2021年分别完成第一颗试验星和业务星的研制、发射,组网完成后实现我国首个民用低成本“通、导、遥”一体化卫星星座,打造覆盖全球的天基物联态势感知网络,实现目前蜂窝网络无法覆盖到的全球超过80%陆地及95%以上海洋的互联互通,创造新的物联生态。


12

俄航天集团:建立“球体”卫星系统需要耗资8000亿卢布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经理德米特里罗戈津表示,建立“球体”(Sfera)卫星系统需要耗资8000亿卢布,其中一半为非预算注资。罗戈津表示:“8000亿(约合109.8亿美元),其中5000亿(约合68.6亿美元)为非预算。


该系统计划由542颗卫星组成,预计在2024—2028年进行部署,项目主要由财政拨款。主要用以应对埃隆·马斯克的美国“星链”卫星系统和英国—印度的“一网”卫星系统。


13

神舟十二号进入到发射准备阶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6月9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