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北斗人——攻坚克难,点亮北斗“星光”

来源:央视网,中国科学院,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2021-08-26 15:41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开通已有一年,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中国特色”的导航服务,目前已运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北斗三号的成功离不开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今天,系列报道《创新源动力》带你走进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认识中科院的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


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运管中心的这间屋子里,365天都有人24小时值守。这里的工作和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小星星”密不可分,这些“小星星”就是北斗三号卫星,每台电脑上都实时显示着卫星当前运行的状态。在我国已经发射的35颗北斗三号卫星中,有12颗是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的。


发展历程
2003

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支持下,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开始卫星导航关键技术预研工作
2007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参与北斗全球系统论证
2009

以相里斌、林宝军、沈学民为核心的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完成组建

2011
~
2016


完成了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和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拉开了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序幕

2016
~
2019


超高密度完成了5组共计10颗北斗三号MEO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乃至世界卫星导航领域高密度发射的新纪录


在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的研制过程中,研制团队和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突破了框架面板式结构、相控阵星间链路、时频无缝切换、新型信号体制等50余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瓶颈和系统运行连续性等难题,实现了关键器部件百分之一百国产化。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陆新颖



“那个时候对我来说其实是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的,就是家对我来说其实就是个床,回家就睡个觉。厂房是24小时不关灯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那个时候就是这么熬过来的。”她说。


从首发星开始,陆新颖的人生轨迹便和北斗的发射轨道不可分割了。她认为,北斗卫星和团队都像是亲人,每每送卫星上发射架,心情都很复杂:既为从此再也摸不着它而依依不舍,又心心念念地盼着它能顺利升空、入轨、在轨工作。


在中国航天界,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是新兵,年轻的北斗人尽情施展其创新才华,成长的速度也非常快。陆新颖的故事就像是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的缩影,奋斗起来不舍昼夜,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卫星研制事业中。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电源与总体电路分系统主管设计师——何盼

55.jpg


“以前的话我们可能是几十个人、上百人研制一颗卫星,用2年或3年的时间。(2016年)这边研制的进度是可能需要在2到3年时间要研制10颗卫星,所以就是很多线并行。”他说。


2018年,这支100人左右的科研团队在仅仅9个月的时间里高密度完成了4组8颗组网卫星的测试和发射工作。由于每一颗卫星出厂前都要进行150天以上的集成测试,出厂后又要在发射场进行为期1个月的测试和准备工作,发射后还要在西安、北京等地做长时间在轨测试,因此团队里的科研人员经常要全国各地东奔西跑,不分昼夜地去按时完成每项既定任务。


回忆起那一年的工作生活,不少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仍然感慨大家当时的那股干劲儿:党员带头,年轻科研人员冲锋在前,每个人都不愿掉队。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副总指挥

——沈苑



“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尽可能提前完成我们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也希望我们的北斗系统能够早日成为能够服务全球的这样一个空间基础设施,这是我们很多人的一个初心。”她说


2011年,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立项,31岁的沈苑从企业“转战”中国科学院,加入一个30人左右的初创团队,工作是航天型号管理,就是通过各项管理工作,为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研制工作“护航”。


从2011年到现在,沈苑所在的初创团队逐步成长为一个颇强的北斗导航卫星项目管理团队,队伍从当初的三十人左右,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人,沈苑也从普通的项目主管,成长为北斗卫星系统的副总指挥。


在她看来,做航天管理,如果对项目没有足够的了解,是管不好的。她需要不停去学习,学习和了解每一个分系统的作用,星上的每一个产品的功能、性能,及其与其他产品的关系等。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

——林宝军



“比如深空、室内、水下导航我们要解决,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到的。现在的北斗已经都处于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位置。我是希望包括我们团队,包括国内的各个科技工作者都应该有这个雄心,把这种领跑变成一种新常态。”他说。


在林宝军的带领下,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年轻人自主创新的路子越走越宽。新一代北斗有一项“看家本领”——在轨赋能,就是要让卫星在天上“有错能改”“自我修复”“刷新功能”。以往,一号卫星上天后完成任务,就要弃用,等待二号卫星发射后替代它。但在在轨赋能的情况下,原来的卫星可以在硬件不变的情况下,信号体制、算法、频率等全都得到更新,并被赋予新的能力。技术革新更难的是观念的突破,林宝军是这个“金点子”的发起人,2015年7月,他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来说服身边的专家接纳并朝着这个方向尝试,说服大家来完成这次创新。


林宝军是个“拼命三郎”,经常三四个月甚至半年不回家一次,笑称回家是“出差”。他认为,虽然也想念家人,但正在研制中的北斗导航卫星也是他的孩子,团队成员们也都是他的家人,实在难以离开。


林宝军在参加完北斗三号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万分激动:“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真正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第一个复杂网络、高性能、又离老百姓最近的航天系统工程,我们一定会管好用好已经在轨的北斗卫星。中国北斗将以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如今,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走向全球,强大的背后是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对北斗事业的热爱与奉献。


他们坚持创新、攻坚克难,突破了50余项关键技术;他们开放融合、团结协作,国际首用氮化镓大功率高效固放、高精度星载原子钟、三工馈电网络等等,一系列源于融合创新成果全面应用于北斗三号卫星,大幅度提升了系统核心技术指标;他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的航天精神,克服了千难万阻;他们追求卓越、锐意进取,不断突破在轨赋能、星间测距与通信、更高精度的星载原子钟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不断优化钟差预报精度、URE(用户测距误差)等核心指标。



中科院北斗人不忘初心,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为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PNT体系持续拼搏。


除此之外,中国仍有千千万万的科研人员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面对挑战,他们迎难而上、勇打硬仗,不分昼夜地研究,攻克一道又一道的难关。他们是新时代的创新尖兵,是中国的骄傲,向全体科研人员致敬!


来源:央视网,中国科学院,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今日北斗对文章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