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商业航天:要优势也要破局

来源:四川日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   2021-09-02 10:57   

随着商业航天迅速发展,卫星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卫星导航,卫星通讯,卫星遥感等方面。四川作为我国五大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聚集区之一,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目前,四川以“导、遥”卫星相关应用为主,同时涉及少量运载火箭研制,北斗卫星导航发展潜力较大,但卫星遥感方面基础相对薄弱。


01


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北斗产业

四川省作为航空航天产业大省,在卫星导航发展方面表现出色。目前,四川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础良好,发展潜力较大,其良好的发展基础,得益于以下四方面。


成都.jpg


四川拥有国内领先的北斗教学科研实力,北斗教学资源丰富。电子科大、四川大学、中国电科10所、29所、30所等单位在卫星应用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十分雄厚。

 

多家实力强的企业集聚四川。从事北斗方面的川企包括振芯科技、九洲集团、天奥电子、华力创通、盟升电子等,相关航天外测、北斗授时,卫星载荷、星间链路,密码算法等产品全国领先。根据公开信息,去年四川省北斗产业规模达到了150亿元。

 

四川布局北斗产业园,发展北斗产业。成都拥有全国5个北斗产业特色园区之一,同时成都、绵阳分别是全国首批实施北斗综合示范应用的10个重点城市之一。四川还建有全国规模最大、覆盖区域最广、技术领先的省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为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之一,坐落于四川,为四川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优势,成都距离发射基地相对较近,直线距离仅300多公里。另外,四川还是北斗建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为北斗的唯一“母港”,为北斗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02


卫星遥感产业现雏形

目前,成都还没有卫星遥感方面的龙头企业,因此这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且省内缺乏商业航天支持政策,卫星遥感产业发展仍在路上。细究原因,成都的卫星遥感产业困境在于:遥感资源稀缺;常年阴雨天气造成的“地狱级”高质量数据获取难度;数据共享存在壁垒等。

因此,卫星遥感产业急需破局。

幸运的是,成都本地航空、加工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配套较为齐全,且有国星宇航等川企在从事相关工作,所以具备卫星遥感产业的发展土壤。根据公开信息,四川省力争到2023年卫星遥感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


另外,去年6月成都发布的《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对核心技术攻关、实验室建设等给予资金补贴与支持。这不仅能鼓励更多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还能推动包括遥感卫星在内的航空航天产业进一步发展。


03


未来四川如何发展航天产业

当前,四川具有较为完整的空天产业链;人才资源相对丰富,大量来自北航、哈工大等高校院所的高端人才驻留四川,电子科大、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高校也能提供持续的人才输出;且四川省在应急通信、森林防火监控和地质灾害健康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潜在需求。因此,航天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卫星2.jpg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四川省航天产业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建设。


构建开放型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梳理分析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实施补链强链专项行动计划。鼓励龙头企业以开放创新的方式,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鼓励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大力推进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建设,建设行业大数据中心、通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现代数字城市底座等新型基础设施。启动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构建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吸引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型企业、创投机构、孵化平台等入驻科创空间。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丰富航天科技方面的教学资源,培养航天领域专业人才。支持高校和龙头企业紧扣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需要联合设立学科(专业),提供前沿技术训练实践平台与专业配套,联合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或寻找更加适合航天科技发展的合作方式,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互相配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创新机制,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科技的创新发展。


来源:四川日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今日北斗对文章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