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聚焦 | 工信部发文提升卫星网络国内协调效率;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工位首发圆满成功;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在渝揭牌

来源:今日北斗 1月前

第二百一十七期

2025/03/10-2025/03/16


★ ★ ★

NO.1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提升卫星网络国内协调效率


记者11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优化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程序,提升国内协调效率。

办法明确了国内协调基本原则,就国内协调地位判定标准、各单位职责分工、干扰处置和监督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同时规范了国内协调程序,明确了建立国内协调关系的条件和流程,国内协调需求征集、汇总和公示,以及协调反馈等环节的时限要求。

与此同时,办法优化了国内协调机制,强化了国家无线电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提出了无需建立国内协调关系的情形,减少国内协调对象范围,引入五种完成国内协调的形式,降低国内协调复杂度。

记者了解到,办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办法宣传和解读、制定配套制度,确保办法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航天企业活力,推动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网

记者张晓洁、张辛欣


★ ★ ★

NO.2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工位首发圆满成功


3月12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八星”方式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首发成功,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了全系统发射能力。

去年11月30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工位首发成功,此次首发的一号工位是适配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的专属工位,高度达83米,采用模块化钢结构设计,创新性地将传统的地下导流槽改为地面导流锥,双向开展地面排导、喷水实现降温降噪。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中低轨道两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全长约50.3米,起飞质量约356吨,起飞推力约480吨,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7.6吨。

专属工位的启用,标志着长八火箭正式迈入市场化服务新阶段,今年,长八火箭将承担多批次组网发射任务,专属工位的高效运作能力可显著缩短任务周期,为商业用户提供更快捷、可靠的服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字:崔霞、李宁、陶嘉树、吴天白、魏安

图片:乔中楠


★ ★ ★

NO.3

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在渝揭牌

图为揭牌仪式现场。景诗雁 摄


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下称“实验室”)13日在重庆揭牌亮相。该实验室由重庆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共建,将立足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动卫星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交通、农业以及生态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和服务,为自然资源、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和行业提供稳定、精准的遥感、气象服务。

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的成员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3名专家组成,研究方向涵盖卫星载荷、对地观测、定量遥感、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香港大学教授周宇宇担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揭牌后,将聚焦卫星遥感数据智能处理,开展卫星产品真实性检验、多源卫星数据与气象数据时空融合、降尺度技术研究;聚焦卫星遥感赋能交通数字化服务,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技术研究,重点关注极端天气事件对交通的影响;聚焦卫星遥感灾害监测与风险预估,开展大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特别是地质灾害、洪水、干旱、森林火灾等灾害事件的监测及快速评估。

此外,实验室还将聚焦农业遥感应用示范,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预估,特别是极端天气背景下作物灾损评估与产量预报,融入农业、能源等气象敏感行业和保险、期货等金融行业需求,提供气象风险管理和服务;聚焦生态遥感与气候变化,开展高价值生态气象产品研发,如植被生态质量、生态气象灾变预警等,为重庆市及更广泛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气象支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梁钦卿 景诗雁

图片景诗雁 摄


★ ★ ★

NO.4

全省首个!卫星发射项目,落地常州


近日,江苏应龙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星座(一期)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标志着江苏省首个民用遥感卫星项目正式落地。这个总投资1.76亿元的商业航天项目,将填补全省在民用遥感卫星领域的空白,为全省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获批的星座(一期)项目建设周期36个月,主要包括12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制造和发射任务,以及卫星在轨运营和数据推广服务。项目建成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卫星观测数据的更新时效将由现在的4小时加快至1小时,可满足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探测的需求,并为新能源、低空经济、农业、航海等行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目前,武进国家高新区已集聚了中联航空、华创航空、星遥光宇、华翼航空、小域智能等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航空航天产业布局初具形态。武进国家高新区主要负责人介绍,园区将通过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产业配套等举措,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创新高地,助力全市、全省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常州发布

记者:宋婧


★ ★ ★

NO.5

免费!中国电信开启5G-A体验活动:首批支持北上广等地


近日,中国电信宣布开启友好客户5G-A免费体验活动,北京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将从2025年3月3日至6月30日启动5G-A极速网络体验。

5G-A(5G-Advanced)就是增强型5G,是迈向6G的关键一步,也被称为5.5G。

北京电信通过载波聚合技术,融合2.1GHz的广覆盖与3.5GHz的高容量优势,提供下行峰值速率3Gbps、上行300Mbps的极速网络。支持毫秒级时延与百万级连接密度,能为高清直播、云游戏、远程医疗等高需求场景提供超强网络保障。

当前北京电信已实现了对四环内区域5G-A的连续覆盖,四环外的重要生活与商务场景也覆盖其中。重点场景深度覆盖,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丰台站、清河站等交通枢纽,颐和园、明十三陵等名胜景区,实测下载速率可3Gbps,上行速率近300Mbps。

此外,中国电信从2025年2月10日至12月31日开展友好客户5G-A体验活动,首批体验活动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四川、陕西等地开展,后续将逐步扩展到更多区域。


来源:快科技


★ ★ ★

NO.6

中国信通院与马来西亚通信与多媒体委员会签订合作意向书


2025年3月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与马来西亚通信与多媒体委员会(MCM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正式签署《关于在5G及新兴技术和能力建设领域开展合作的意向书》,并举行交流会。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MCMC副局长Datuk Zulkarnain Mohd Yassin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意向书。

王志勤介绍了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展情况,并希望未来双方以合作意向书为契机,在5G技术研发、产业生态培育、人才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并重点加强在5G政策制定、技术创新、应用推进等领域的交流。希望双方携手打造中马数字经济合作新典范,为两国信息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MCMC相关人员介绍了该部门组织架构和核心业务领域,并对中国信通院长期以来在5G应用等方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MCMC强调,马来西亚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高度重视此次合作意向书的签署。这不仅将加速推进马来西亚5G产业发展,也会对整个东盟地区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树立标杆。期待双方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在5G政策、标准、产业、生态方面的合作及交流,并积极探索在其他新型技术领域的合作机遇。


来源:中国信通院CAICT


★ ★ ★

NO.7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五号


北京时间2025年3月10日01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五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62次飞行。


来源:我们的太空

文字:曹译、刘鑫蕊、崔婉莹

图片:马文博

END